大棚种植电气化 产量质量双提升

发布日期: 2021-08-18

初秋时节,辽宁各地一座座温室大棚内成畦成行的果蔬长势喜人,农民忙着采摘、装箱、销售,一派丰收景象。以前,大棚草帘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顺利卷放,通风口每天都要手动开关几次,每次浇水都沾一身泥,如今只需要简单地操作几个按钮就能完成。近年来,国网辽宁电力持续改造升级农村电网,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积极配合农户完成大棚电气化、智能化改造,有力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广电能替代香菇种植电气化 

 

“咱养马甸子乡因为种植香菇等菌类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了!”葫芦岛市建昌县养马甸子乡香菇种植基地负责人王飞把这个好消息奔走相告。

 

有了电力的支撑,王飞今年准备“大干一场”。他说:“我建了一个冷储仓库、一个烘干室,品质提高了,销路就更广了!”

 

这些香菇产地主要分布在葫芦岛市建昌县养马甸子乡及其周边乡镇。“我们公司主要经营香菇等菌类培育,室温是个关键因素。往年都采用燃煤的方式为大棚供暖保温,费时耗能不说,供暖效果还不好,而电温控加热比原来烧煤时省了不少燃料的支出。”谈到刚开始经营时,王飞感慨万分。

 

2020年底,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以电能替代工程为契机,针对种植行业能耗大、现行的采暖保温措施安全程度低等问题,在蔬菜、菌类、生态采摘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棚推广电蓄热、热泵等新兴电能替代技术应用,打造电灌溉、电保温的高标准产区,帮助农民提效增收。

 

2021年以来,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通过项目包建设方案,为养马甸子乡更换变压器15台,新立电杆68基,架设线路3.4万米,努力打造电气化香菇养殖示范基地。

 

“看我们的电气化大棚,现代化电喷淋、电动放风机、电动烘干机、电卷帘机、电温控加热等电能替代技术已经成为标配!”王飞自豪地说。

 

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在推动乡村电气化的同时,在线路计划检修停电时,无偿提供发电机等应急设备,为棚户建立“电管家”专属服务模式,并通过智能表远程模块实时采集棚户的用电数据、监控棚户用电情况,为服务棚户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撑,避免农作物受损。

 

现如今,养马甸子乡300多个电气化大棚已全部投运,香菇年产量3000吨,销往全国各地。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继续发挥“顶梁柱”作用,全面服务乡村用能需求,以电气化托起百姓的小康梦,以坚强电力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

 

 通了“动力电”圆了村民创业梦

 

最近几天,在辽宁省铁岭县大甸子镇当铺屯村果蔬采摘园大棚的外面,村民们将成箱的新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往路边的货车上装,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大棚里的活儿特别忙,马上就要进行第二茬西红柿的种植了,大家都知道搞大棚种植需要用电,能有这么好的收成,真离不开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当铺屯村村民崔洪国心情非常兴奋地说。

 

当铺屯村地处辽宁铁岭县东部山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该村依托本地特点,发展果蔬采摘等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游。为了让其做强做大,国网铁岭供电公司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细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电。

 

“过去,村民只靠种植几亩地玉米和劳务输出生活,收入也不多。”当铺屯村党支书记张海臣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深有感触。后来,随着供电部门加大农网升级改造,治理农村低电压,提高电压质量,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村民的创业梦就可以实现了。

 

2013年,当铺屯村里开始规划30亩地绿色果蔬大棚建设,刚开始建果蔬大棚的时候,变压器容量小、线径细、末端电压低,一到用电高峰,大棚内的电气设备就无法正常使用。铁岭供电公司大甸子供电所了解到情况后,根据村里用电需求,优化供电方案,专门为村里大棚用电加装了两个5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满足了果蔬大棚的用电需求。如今有了可靠稳定的供电,18个大棚里的电气设备都可以放心使用了,种植的西红柿、水蜜桃、小菜等果蔬也长势喜人,平均一个大棚每年可带来8万多元的收入。

 

“村里的电足了,大棚发展越来越好,这都得感谢供电部门的贴心服务。”村民崔洪国指着眼前的蔬菜大棚说:“记得有一次大风把电线刮断了,不能用水泵抽水,这一天的活儿都得耽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供电所打电话报修,没想到维修人员快速到了现场,立即把电线修好了,也就用了10多分钟,这服务真是太到位了。”

 

现如今,通了“动力电”,用电有保障,大伙儿干劲十足,日子越过越好。

 

 

大棚加装智能调温设备省时又省力

 

 

“电帮助我们建好了,樱桃大棚的空气能调温设备马上就能够安装上了,今年的收入肯定能较往年翻一番,过年我再加盖两座大棚,日子真是越来越有了盼头。”近日,看着刚刚落成的400千伏安变压器,朝阳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天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侯健,心里算是落了底儿,他盘算着以后如何做大做强。

 

凌源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天性农业合作社现有16个樱桃种植大棚,全部为电气化大棚,年产值200万余元。今年入夏以来,为了给大棚加装智能调温设备,需要将原有的5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到400千伏安。

 

得知情况后,国网朝阳供电公司凌源宋杖子供电所“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立即组织人员对接用户开展上门服务,进行现场勘查,第一时间确定供电方案,开通绿色通道,缩短办电时长,加快施工进度,保障棚户及时用电。

 

“因为我们要在入秋前安装调试好控温设备,这样才能确保樱桃能够在入冬时成熟,从我们提交办电申请到接完电,就用了15天的时间,这里的供电服务真是五星级。”对于宋杖子供电所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侯健连声称赞。

 

凌源宋杖子镇作为辽西蔬菜瓜果之乡,该镇现有设施农业12公顷,6800个大棚全部为电气化温室种植大棚,分布在该镇245个台区,293千米0.4千伏线路供电半径上。“现在的大棚从灌溉到施肥等,全都离不开电,我们目前服务全镇5000余户大棚用户,设施农业年用电量达到700万千瓦时,我们要全力保障好用户正常用电。”宋杖子供电所所长郝文超说。

 

凌源宋杖子镇供电所不定期走进大棚,为种植户检查用电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并充分利用“凌电一家亲”微信群,随时了解掌握棚户用电需求,同时,该所台区经理24小时为大棚用户提供服务,如果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能够处理解决。

 

一直以来,国网朝阳供电公司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增加农网台区分布点,完善农网网架结构,改善农村用电环境,缩小城乡供电服务差距,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提供“电保姆”式服务葡萄产量提高

 

“还有两个月吧,葡萄就能采摘了,今年我换了电气化大棚,产量能翻番。”715日,当被问起今年辽峰葡萄产量时,陈斌信心满满。

 

能有这样高的产量,都源于国网辽阳供电公司出台了一系列的服务新举措。今年以来,国网灯塔市供电公司服务电气化大棚建设,提供“电保姆”全时段服务,助力集葡萄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发展,为乡村振兴通上了及时电、幸福电。

 

“以前得时时看着水浇的够不够,棚里温度合不合适,遮阳帘还得几个人卷。现在好了,我们电气化温室大棚只要通上电,啥也不用管,到时候就自动浇水施肥、调温换气,你看我一按这个按钮,保温帘想卷到哪就卷到哪!”陈斌直指自家的电气化大棚兴奋地说。

 

近些年,灯塔市种植辽峰葡萄的果农越来越多,产量也逐年递增,但果农的收益却没有太大起色。陈斌走访全国多个优质葡萄产区,查找原因。“我们的葡萄品种虽好,却没有先进的电气化管理,导致果品缺少竞争力。”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陈斌决定换“大棚”试一试。

 

听到陈斌这么说,种了多年葡萄的果农们提出反对意见,“换电气大棚,成本增加,收入不是更低吗,而且大家都有这么多年种地的经验,也用不上这‘高科技’。”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陈斌开始拿自家地做实验。拆旧棚换新棚,两个月时间,高端大气的电气化大棚建设完成,可问题又出现了,大棚用电怎么办?

 

正在陈斌为用电发愁的时候,古城子供电所所长胡广带着电工主动来到了陈斌家,开始为他量身定制供电方案,简化报装流程和手续,并为他专门安排了“电保姆”,定期检查设备用电隐患,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无论几点只要一个电话,供电所电工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提供服务,保证大棚用电无忧。

 

“大棚对电能质量要求很高,主要通过空调和风机来控制温度,机器长时间开启,用电量较大,供电公司员工经常来帮助检查和维护用电设备,‘放心电’让我吃下了‘定心丸’。”陈斌说道。

 

用上了电气化大棚,葡萄卖上了价,果农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也开始跟随陈斌换上了电气化大棚。今年,灯塔市葡萄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大家都在期盼着果熟期的到来。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国网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