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以“绿色生态”建“绿色银行”

发布日期: 2019-11-25

  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蝉联定点扶贫成效考核成绩“好”。在2018年完成定点扶贫的湖北神农架林区脱贫摘帽后,今年公司定点扶贫的湖北秭归县、青海玛多县已脱贫摘帽,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脱贫攻坚举措,实施服务脱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用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一流的供电服务,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

光伏电站成脱贫致富的“造血干细胞”

国家电网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以“绿色生态”建“绿色银行”

  身处神农架3253平方千米区域内的任何一个点,转身360度,目及之处都是绿色。然而,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树不能砍,有矿不能开,有药不能采,有水不能发电”。正如神农架林区区长刘启俊所说:“我们这里的贫困,是‘富饶的贫困’。”在此情形下,国家电网全额出资,建设了光伏电站及配套接网工程。3年来,这一“阳光扶贫”工程,把收集到的每一缕阳光转化成能量,汇集成绿色财富,存进“阳光存折”,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山村的面貌。

  走进位于神农架林区阳日村1组的沙湾光伏发电站,一排排光伏电池板整齐地排列在山坡上,好似连片梯田。得天独厚的海拔和坡度,让这个偏远的光伏电站能最大程度地收集阳光,为山村创造财富。

  “这光伏电站可是个好东西,阴天也不怕,有光就能发电。上个月,我们村的电站发了1.6万多度电。”阳日村党支部书记魏丕刚说。一个村级光伏电站一年约有20万元左右的收入,除了能对村里进行产业扶持,还能实现急难救助。

  地处神农架西北边陲的大九湖镇落羊河村,偏远闭塞,全村92户中曾有81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村集体经济收入多年没有来源,是个典型的“空壳村”。装机容量200千瓦的落羊河光伏电站投入使用后,每年产生发电收益18万元。

  “落羊河村一面坡,坡上装个金鸡窝,只要太阳一出来,金鸡下蛋一大窝。”当地老百姓自编顺口溜,这样赞美光伏电站。村党支部书记陈祖菊和村民们一起盘算,“村里好多山货,核桃、板栗、天麻……以前眼看着烂在地里真是心疼,电站受益后,我们就发展电商,把农产品卖出山,还能卖上个好价钱。”

  17座光伏电站,成了17个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造血干细胞”。国家电网主动创新模式,保障了光伏产业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通过主动服务光伏扶贫项目接网,截至2019年10月,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接入光伏扶贫电站1938万千瓦,惠及276万贫困户。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国家电网还建成了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开展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设备级运行数据接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高“造血”功能

  除光伏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外,神农架林区有着更为“甜蜜的事业”——养中蜂。如今,前往这里旅游的游客在临走时总会捎上几罐蜂蜜,当地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甜。

  国家电网在神农架林区发展中蜂养殖产业,为贫困户购买蜂箱、种蜂、养蜂工器具,年户均增收达4000—10000元;在秭归县帮助三峡库区茶叶合作社升级茶叶电加工设备,提升了茶叶产品质量,减少了污染气体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长阳县帮助无产业贫困户发展生态环境瓜蒌种植产业,打造集观赏性、收益性、持久性于一身的“绿色银行”,年人均增收2000—3000元……

  输血只能管一时,造血才能行得远。国家电网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结合扶贫地区实际,通过实施光伏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等重点项目提升扶贫成效,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产业是脱贫的核心动力,要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全面加快产业发展是关键。脱贫攻坚以来,国家电网对定点帮扶的湖北秭归县、巴东县、长阳县、神农架林区和青海玛多县,捐赠帮扶资金1.76亿元,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实施了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民生改善、教育医疗等帮扶项目。

  此外,国家电网还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掘培育特色农产品,打造优质品牌,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帮助定点扶贫地区农产品打开销路,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截至目前,国家电网“慧农帮”电商APP已经上线扶贫农产品1400余款,同时也在定点扶贫县组建了多所实体店,构建了消费扶贫线上线下一体化供应链,同时推动公司全体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组织扶贫农产品进食堂、进营业厅、进工会慰问品活动,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外部单位开展消费扶贫合作,今年前三季度消费扶贫金额达4192万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促进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

啃下硬骨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国家电网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以“绿色生态”建“绿色银行”

  众所周知,扶贫的地区多为条件恶劣的地方。“三区(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四省藏区)三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我国最难啃的“硬骨头”。然而,这些地区资源禀赋独特、新能源发展潜力极大。

  为助力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当地新能源送出,国家电网在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建设了多项特高压外送和特大型电网工程。2018年,首次实现了藏电大规模外送;在新疆建成了世界电压最高、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在青海开工建设了世界首条全部为清洁能源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近两年外送西部省份电量超过1200亿千瓦时,组织四川送浙江扶贫专项交易27亿千瓦时,已提取扶贫基金7500万元,用于四川藏区40个贫困县脱贫攻坚。

  在西藏自治区,受自然条件制约,有效施工时间短、施工条件恶劣,如期完成攻坚任务存在较大困难。为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国家电网公司实施内部东西帮扶,安排江苏、山东、江西等7家省公司工程管理和施工力量进驻西藏集中攻坚;组织东中部地区1349人到西部5省公司开展帮扶,安排西部地区青年骨干80人赴东部电网企业培养锻炼;成立了东西协作帮扶基金,募资280亿元,支持西部电网发展;实施物资帮扶,安排14家东部电网企业调拨物资4亿元,全面助力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实施“三区两州”电网建设攻坚工程,全面推动“三区两州”农村电网提档升级,现已完成投资171亿元。西藏地区大电网延伸覆盖至64个县城,显著改善“三区两州”1200个村、92.25万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条件,消除了1.3万户低电压问题,改造区域全社会用电量人均同比增幅超过30%。“在‘三区两州’以外的381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工程,现已完成投资482亿元。今年年底,公司将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当地供电服务水平将接近本省农网平均水平。”国家电网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脱贫不脱钩,扶上马再送一程。国家电网正按照“2018-2020三年脱贫攻坚计划”,继续采取政企高效协同的方式,助力做好脱贫巩固提升工作,开启脱贫致富新征程。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