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沈阳公司)行走于地下30米的“光明守护者”

发布日期: 2024-01-17

2024-01-08 2

220千伏盛滂一线,1号电缆接头接地箱A0.28安,B0.29安,C0.32安,总接地电流0.1安,设备运行正常……”159时许,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电缆工区运检一班班长孙重阳和同事张一彬手持检测仪器,行走在地下近30米深的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隧道中,对电缆设备开始了一天的特巡工作。

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隧道是东北首条采用盾构技术建设的电缆隧道,全长5.54公里,是辽宁电网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单项电网建设项目。隧道于20227月建成投运,使沈阳市东部地区供电能力由原来的150万千瓦提升至350万千瓦,是沈阳电网重点保障对象之一。

“现已进入‘两节’期间,电网负荷加大,设备‘负担’也加重,我们要沿着电缆隧道步行十多公里仔细巡检,保障电缆安全运行。”孙重阳说。

电缆隧道分上下两舱,两侧各有3220千伏电缆,每隔500米左右就有一处电缆接头,结构设计十分复杂。两人需细之又细地注意是否有接地故障,容不得半点含糊。两人还不时用气体检测仪、红外测温仪等先进仪器测量隧道内的氧气含量和温度,边检测边向在线监测指挥中心反馈情况。

巡检途中,孙重阳和张一彬不时与“老伙计”——巡检机器人相遇。

张一彬告诉记者,隧道中有3台巡检机器人和1台火警机器人,可帮助他们锚定风险点,一旦发现电力隐患,机器人会发出实时提醒。

电缆隧道深埋地下,终年恒温,人在其中并不觉得冷,两人在巡检中反复蹲下、站起,额头上沁满了汗珠。“巡检速度并不快,来回10公里巡检路程,差不多就是我们一天的工作量。”孙重阳说。

16时左右,两人结束巡检,快速收拾好工具,沿着陡坡拾级而上,又奔赴下一个工作地点……(本报记者 刘大毅 通讯员 陈龙)